近日,有网友爆料:洛阳师范学院已合并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。笔者认为这个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。如果顺利实施,可能会加速更名为大学的进程。
这两所学校离得很近,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和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院仅仅隔了一条吉庆路,且学科互补性也比较强。两校合并,也是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。
尽管之前的文章的由专门写过洛阳师范学院,这里还是再提一下:学校是省属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,学科专业涵盖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。
以师范命名,且未来还大概率以师范大学命名有两个原因:第一,历史渊源。学校是以原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筹建起来。
展开剩余71%第二,政策因素。2020年8月,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文件《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》规定:农林、师范院校在合并、调整时,原则上继续保留农林、师范名称;避免出现多个学科或行业类别并存的现象,原则上不超过2个。
综合以上因素,未来大概率学院更名为大学还是洛阳师范大学命名。其实,早在2023年6月洛阳师范学院就明确提出了更名大学的目标,制定了《洛阳师范学院更名大学五年行动》,明确启动实施更名大学的五年行动计划。
今年4月份在智能科学学部的改革推进会上,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教育教学、项目申报和学科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,为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铺平道路。
学校正在实施学部制改革,成立了教育学部、人文学部、文旅学部、智能科学学部以及绿色工程学部,目的是推动各学院间的资源整合与合作,进而实现学科交叉与创新。
这也是顺应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。以人工智能学科为例,是一门边沿学科,属于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技术科学三向交叉学科,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、数学、神经生理学、心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信息论、控制论、不定性论、仿生学以及社会结构学与科学发展观。
洛阳师范学院在文理学科上沉淀比较深厚,但工科其实偏弱。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虽然是中专层次,铁路工科类专业实力还是不错的,早在2019年就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联合设立铁路信息工程学院,开设铁道信号自动控制、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2个大专专业。
今年5月又与河南测绘职业学院联办新增2个铁道供电技术、计算机应用技术(鸿蒙技术应用方向)大专专业。
如果能将洛阳师范学院的数学、物理、电子信息、计算机等智能科学科研优势与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的交通运输、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能源动力与材料等应用场景优势相结合,叠加洛阳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控制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,形成“产-学-研-融-用”的生态模式。
一旦生态模式形成,将对洛阳师范学院的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带来极大的优势,从学院升级为大学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。但是,同城还有一所理工科优势更明显的洛阳理工学院,所以,洛阳师范学院如何做呢?
发布于:山东省海通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